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引擎再度轰鸣。7月24日,证监会系统会议释放强烈信号:将“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以多层次市场活力激发,畅通资本与创新的血脉交融。
从年初工作会议提出“增强科创板、创业板制度包容性”,到5月吴清主席国新办发布会预告改革措施“择机发布”,再到6月陆家嘴论坛宣布创业板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改革蓝图正加速化为市场实景。
科创板改革率先破浪。“1+6”方案构建起企业进阶的成长阶梯:科创成长层梯度培育体系为不同阶段企业铺设发展通途,预先审阅机制大幅提升上市效率,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则为创新企业注入专业力量。这套“组合拳”精准聚焦科创企业全周期需求,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新动能已然激活。
创业板改革同样蹄疾步稳。第三套上市标准的启用,打破了“盈利桎梏”,为潜力巨大的未盈利科技企业敞开资本大门。深交所迅速响应,6月27日受理首家未盈利企业大普微电子IPO申请,短短3天后即发布“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为改革落地提供清晰操作指南。
更深层次变革正在酝酿。深交所正着力构建从“IP”到“IPO”再到上市后做优做强的全周期服务体系,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为创新企业打造“源头活水”的资本生态链。
“这些改革直指‘资本市场如何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命题。”中国人民大学赵锡军教授指出,其本质是对“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要求的扎实落地,通过拓展市场功能边界,为高质量发展筑基固本。
改革成效正穿透制度层面,重塑市场功能。资源配置更精准,科创板梯度培育体系避免资源错配,创业板第三套标准让研发攻坚期企业获得资本助力风险防控更智慧,“轻资产、高研发”标准提供价值评估标尺,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共担”机制强化市场筛选资本导向更清晰,改革牵引资本主动流向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国家战略领域
当深圳大普微电子作为首家未盈利企业叩开创业板大门,当科创成长层为硬科技企业铺设进阶之路,资本市场活水正以前所未有的精准度,灌溉中国创新的沃土。
改革未有穷期,债市、期市创新仍在持续推进。随着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深化落地,一个更具适应性、包容性、竞争力的资本市场新生态,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市场各方期待,这股改革浪潮将持续释放制度红利,让资本活水在科技创新的河道中奔涌不息。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资本市场改革再提速2025-07-28
- 高端音频ODM龙头汉桑科技今日启动申购2025-07-25
- 科创板六年锻造“硬科技”引擎2025-07-23
- 各方积极探寻新能源汽车行业破“内卷”之道2025-07-22
- 国际资本借道深市调研加码中国资产2025-07-21
- 监管利剑高悬2025-07-18
-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