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两度冲刺IPO的曲折,哈尔滨岛田大鹏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鹏工业”)终于迎来了上市的“曙光”。2025年8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宣布审议结果显示,大鹏工业符合发行、上市及信息披露要求。
然而,成功“过会”并非终点。北交所上市委在会议上重点追问了公司经营业绩的真实性与可持续性,要求大鹏工业详细说明报告期内重点客户业务波动的原因及新客户收入不稳定的合理性。此外,公司还被要求系统分析并说明募集资金中“补充流动资金”2500万元的具体必要性和合理性,并需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回复。
大鹏工业的资本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公司曾于2020年尝试创业板IPO,但在2021年8月主动撤回了申请。直至2023年11月,公司转向北交所再次递交申请,并在经历两轮问询和多次审核中止后,最终获得通过。
公司的股权演变历史同样受到关注。大鹏工业前身由岛田健一于2005年设立,曾由其家族企业岛田化成控股。2014年,因岛田健一个人规划及年龄原因决定撤资,且家族内部缺乏中国业务继承人,时任公司高管的李鹏堂及其配偶接手了股权。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次70%股权的转让中,实际交易对价仅为约定价格3500万元的一半左右,其余价款原控股股东未再收取。
原控股股东退出后,双方由股权投资关系转变为业务合作关系,岛田化成成为大鹏工业境外业务的主要经销商。2019年,公司与岛田家族合作在日本设立子公司,推动当年境外收入大幅增长。但好景不长,自2020年起,对岛田化成的销售额持续下滑,到2023年上半年已降为零,公司境外业务彻底归零。
这一剧烈变化引发监管多次问询。大鹏工业解释称,合作减少的直接原因是订单下降,受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日元大幅贬值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于2022年底彻底退出合资公司,终止了与岛田家族的股权合作。公司表示,当前资金实力和生产能力有限,经营重点集中于服务境内客户和拓展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业务,境外市场拓展优先级不高。但公司同时强调,上市后随着实力增强,将为重启海外业务提供保障。
目前,北交所将继续关注公司对相关问题的回复情况,并视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要求落实相关事项。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大鹏工业过会背后业绩波动与境外业务归零受关注2025-08-21
- 宏远股份成功登陆北交所2025-08-20
- 巴兰仕启动北交所申购2025-08-19
- 医药企业扎堆赴港上市2025-08-18
- 芯碁微装拟赴港上市2025-08-15
- 中科宇航启动IPO辅导2025-08-13
- 下一篇:宏远股份成功登陆北交所
-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