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基础教育数字化变革
来源:央广网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5-08-22

8月19日,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名校长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多地的名校长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基础教育数字化变革、学校数字转型与智能升级、校长数字化领导力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联盟内外部实践经验,共话智慧教育发展新路径。

论坛由教育数字化行动百校联盟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

北京十二中联合总校原校长、教育数字化行动百校联盟理事长李有毅表示,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议题。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教育教学全流程,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引领者,既要敏锐把握技术机遇,推动教育融合创新,更要清醒认识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以教育者的专业判断力驾驭工具,始终坚守“技术服务于教育本真价值”的核心原则。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聂小林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全球教育生态,科大讯飞致力于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并肩同行,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干家”、教师和校长的“赋能者”、教育公平的“促进者”、智慧教育生态的“连接器”,为学校提供真正解决教育教学痛点的、好用易用的技术与产品,助力教师解放生产力,助力校长用数据洞察辅助科学决策,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地域鸿沟,共建共享繁荣的教育应用生态。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西北)主任、西北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郭绍青教授,以《AI驱动课程逻辑重构》为题作专题报告。他指出,AI带来课程要素多方面转变:教育智能体成新要素,内容动态化个性化且多模态,学习环境成自主交互沉浸式智能中心,评价方式、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同时,AI推动课程逻辑由线性结构转向混合结构,课程向学习服务功能演进。

圆桌讨论环节围绕“AI素养培育:面向学生和教师的智能时代关键能力建设”展开深度对话。广东省电化教育馆数字教育部主任、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杨明欢,合肥市第一中学校长吴英明,长沙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附属小学总校校长张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第三小学校长王晓分享了实践思考。

吴英明提出,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需在坚守学科本质和育人初心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审美鉴赏力、文化理解力、科学思辨力、价值判断力”四大核心能力。

杨明欢则提出,学生要构建“懂原理、练思维、触底线”的三重能力,教师要做好“设计师、指挥家、守门员”;实践路径上,需让素养在真实情境中生长,将AI思维融入各学科教学,并为教师搭建AI工具“脚手架”。

张华认为,无论是老师抑或学生,迎接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需紧紧抓住三个关键词,即“会用、善用、不滥用”。王晓认为,AI时代需破除“AI万能”的认知误区,引导学生成为技术的创造者而非被动使用者,同时明确AI对教师是赋能而非替代。

与会者表示,本次论坛为校长们搭建了思想交流与成果共享的平台,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本真,助力培养适应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