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5.08万亿元,较6月末的34.39万亿元增加0.69万亿元,增幅为2.01%。
这已是自2024年以来,公募基金总规模月度第10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并首次突破35万亿元大关。
开放式基金是推动公募基金总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底,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为313321.86亿元,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为37434.01亿元。其中,开放式基金在规模、份额和数量上均实现增长,较6月底分别增加7106.12亿元、1588.99亿份和108只;封闭式基金的规模和份额则均较6月底有所缩水。
开放式基金涵盖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五大类。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上述各类基金规模分别为4.92万亿元、3.83万亿元、7.24万亿元、14.61万亿元和0.73万亿元。
从变动情况来看,截至7月底,除债券基金规模有所下降外,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的规模均较6月底实现不同幅度增长。
其中,货币基金在7月份获得了投资者踊跃申购,规模和份额双增,分别较6月底增长3813.84亿元和3796.88亿份;QDII基金的规模和份额也均实现小幅增长,分别较6月底增加了462.71亿元和221.76亿份;债券基金的规模和份额则在经历6月份的快速上涨后,于7月份出现下滑。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股债跷跷板效应持续压制债市情绪,叠加资金面边际收敛、赎回反复扰动等因素影响,预计债市后续表现将延续偏弱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较为显著。截至7月底,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的规模分别较6月底增加1925.94亿元和1385.56亿元。同时,公募机构对权益类基金的布局热情持续高涨,7月份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分别新增72只和12只,权益类基金共计发行84只,是当月新发行基金的主力。不过,这两类基金的份额有所减少,分别较6月底下降114.65亿份和370.59亿份。
景顺长城基金投研团队向记者表示,从中长期来看,近期在生育、消费、基建等领域推出的需求侧支持政策逐步显效,金融数据的改善也反映出政策正在积极发力。预计基本面的改善有望在未来一至两个季度内显现。此外,考虑到今年以来“科技叙事”带来的积极变化,叠加居民储蓄存款持续高增长与“资产荒”并存等因素共同作用,市场对高回报资产有较强的配置需求。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公募基金资产净值突破35万亿元2025-08-27
- 多地细化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025-08-26
- 精准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025-08-25
- 7月电商物流指数创年内新高2025-08-25
- A股正向循环链条已形成2025-08-22
- 人形机器人蓄势待发2025-08-21
- 下一篇:多地细化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