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在9月15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6000亿元6个月期限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央行今日开展了6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中标方式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
这是央行连续第四个月加量续作买断式逆回购。本月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资金。
此前在9月5日,央行已开展了1万亿元3个月期限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鉴于9月有1.3万亿元到期量,央行本月通过两次操作实现了资金净投放。
操作背景
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之一,与国债买卖操作以及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同构成央行调节市场流动性的手段。
这些操作是在央行每日根据一级交易商需求连续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额外投放的中长期资金。
自6月以来,央行持续在月初、月中分别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呵护市场流动性稳定。央行还通过提前预告操作的方式稳定市场预期。
9月银行体系流动性面临多方面挑战。政府债券发行、3.5万亿元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以及居民存款“搬家”现象,都可能对资金面造成扰动。
政策意图
央行此次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央行通过中长期资金投放来稳定市场预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买断式逆回购作为央行提供的低成本资金,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而传导至资产端,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
市场机构普遍预测,9月MLF将继续加量续作。本月还有3000亿元MLF到期,央行如何操作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近期债券市场情绪陷入低迷,市场对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预期也在持续升温。
去年8月至12月期间,央行保持每月净买入债券态势,既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又维稳了国债收益率走势。
市场影响
央行连续4个月加量续作逆回购,累计净投放资金规模可观,显示了央行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决心。
银行体系获得这些中长期资金后,能够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特别是在支持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等领域。
对金融市场而言,充足的流动性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避免资金面大幅波动对股债市场造成冲击。
随着流动性改善,市场利率有望保持平稳运行,避免出现短期利率大幅波动的情况。
政策展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国刚表示,国债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配合的主要抓手。
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加大国债发行力度势在必行。央行应加大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力度,配合财政政策发力。
未来,央行可能会继续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恢复提供适宜货币金融环境。
货币政策将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能在未来发挥更大作用。
央行后续的货币政策操作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一方面,市场关注本月MLF操作情况;另一方面,债券市场对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预期也在持续升温。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王国刚此前表示:“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加大国债发行力度势在必行”。
他认为央行应加大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力度,配合财政政策发力,给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以积极导向。
央行今日的逆回购操作只是其灵活精准调控流动性的一个缩影。未来,央行将继续根据形势变化“精准施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央行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连续4个月加量续作2025-09-15
- 10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启动2025-09-12
- 8月CPI同比下降0.4%,核心CPI连续4个月回升2025-09-11
- 杭州出手了!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冲刺3000亿目标2025-09-10
- 人工智能赋能能源领域2025-09-09
- 中国外汇储备重回3.3万亿美元关口2025-09-08
- 下一篇:10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