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充电设施建设迈向“量质并重”新阶段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赵青团队 2025-11-19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689万辆,仅今年上半年新增登记量就达562.2万辆,充电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面对节假日“排队等桩”、城乡布局不均衡、老旧小区建桩难等挑战,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期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标志着充电网络建设正式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与效率并重的新阶段。


规模与功率并重:2000亿投资撬动产业升级


     根据行动方案,到2027年底全国将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公共充电容量超3亿千瓦,可满足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付毕安指出,该方案首次以“规模+功率”双指标定义高质量充电体系,预计将带动设备制造与建设投资超2000亿元。当前我国公共充电设施平均功率仅45.5千瓦,难以满足高速路、城市热点区域快速补能需求,方案明确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普及。


织密农村网络:1.4万直流枪破解城乡失衡


     城乡充电服务能力差距成为突出短板。中电联副秘书长刘永东分析,农村地区面临电网基础薄弱、假日潮汐需求等特殊挑战。行动方案要求2027年前在未建公共充电站的乡镇至少新增1.4万个直流充电枪,实现农村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云南澄江市的实践印证了均衡布局的价值——这个率先实现充电桩“村村通”的县级市,在今年国庆假期充电量同比激增39%,民宿经营者阮文娟直观感受到“来往新能源车明显增多”。

技术革命:车网互动唤醒千万辆电动车储能潜力


     在南京方山服务区,一辆蔚来汽车5分钟内完成换电,其替换下的电池正通过改造后的换电站向电网反向送电。这种车网互动模式让充电设施从能源消耗端升级为调节枢纽,蔚来能源南京区域负责人王晶算了一笔账:单站日均放电量达600-700千瓦时,月收益约1.2万元。国网能源研究院代贤忠建议,需通过价格激励、市场交易机制创新加速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让新能源汽车集群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储能单元。


普惠创新:“统建统服”破解老旧小区充电困局


     四川自贡方冲小区的居民王先生再不用辗转寻找公共充电桩,“下班回家直接充电,夜间谷电价格更实惠”。这得益于社区、物业与供电部门联动的“统建统服”模式——运营商统一建设管理200余个充电桩,居民享受平价电费的同时,系统实时监测负荷保障电网安全。行动方案计划到2027年打造1000个此类试点小区,付毕安测算将拉动超10亿元投资,并通过智能调度参与电网削峰填谷,实现“有人建、有人管、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从加密农村充电网络到升级高速超充设备,从探索车网互动到创新居住区服务模式,这场覆盖城乡的充电基础设施升级,正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