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两亿农民工,中国制造的最大底气 
	 
		
	
	
改革开放后,原本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逐渐活跃了起来。
成千上万的农民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从农村走向城市。
在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从双水村年轻农民,到大牙湾煤矿矿工,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缩影。
进入新世纪,农民工潮也更加汹涌。
那时候,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发布《农民工监测报告》。
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达1.4亿人,比2008年增长3.5%。
之后,农民工开始了持续增长,到2019年,农民工数量已经高达2.9亿。
在很多农村,甚至出现全村年轻人出门打工的场面。
 
 
中国农民工的规模和增速
	
得益于充足的农民工人力资源,中国制造获得了巨大的比较优势。
	
首先,中国农民工有效地降低了中国制造业成本。
	
早在1994年,维也纳经济研究所有份报告说,墨西哥劳动力价格每小时2.35美元,美国是16.17美元,加拿大是17.02美元。
	
而25年后,2019年,从中国大陆看,时薪最高的北京,也不过24元人民币。
	
时薪超过20元的,除了北京,只有上海、天津、广东三省市。
	
即便不考虑通货膨胀,中国人力成本相比25年前的欧美也有不少的优势。
	
同时,中国工人也有着更高的效率。
	
不少中国制造企业进行着类似于集体生活式的管理, 高效率,高产量。
	
也因为这样,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把中国农民工评为“年度人物”。
	
同时,并列的还有驻阿富汗美军总司令麦克里斯特尔、牙买加飞人博尔特。
	
 
	
农民工们在制造车间,在组装线上,在施工工地……用千万双手,生产出无数物美价廉的商品。
	
这也推动中国成为最大货物出口国,如今每年给中国带来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
	
这些也成为中国最厚实的家底。
	
		 
			 
			02 
		 
			农民工,正在逐渐老去 
		 
			
		
		
但这几年,情况却慢慢发生着变化。
	
一是农民不再迫切地想到城里,到工厂打工。
	
在2012年,中国农民工总量增速第一次出现下降,比2011年下降0.5个百分点。
	
随后,增速仍然基本保持着持续下降,2013年下降1.5个百分点,2014年下降0.5个百分点,2016年下降0.6个百分点。
	
和2017年相比,2年后,2019年的增速几乎“腰斩”。
	
 
	
二是农民工正在逐渐老去。
	
根据最新监测报告显示,到2019年底,中国农民工平均年龄已经达到40.8岁。
	
从年龄构成来看,4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比是50.6%,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比是24.6%,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而且,最近5年,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比一年比一年高。
	
我们知道,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的人员,一般男的年满55周岁、女的年满45周岁,就能退休。
	
现在很多年老的农民工为了生计,仍然在外拼搏。
	
可5年、10年后呢?
	
		 
			 
			03 
		 
			送外卖可以,进工厂不行 
		 
			
		
		
如果说,中国出现了人口拐点,劳动力将备受考验。
	
那么,首先要受到考验的恐怕就是制造业。
	
因为,和制造业竞争的,是资本,是服务业。
	
两年前,著名的半月谈杂志就做过一个调查,哪怕是技术工人,在一般企业也只能拿到两三千元,就算坚持干了二三十年的老工人,工资也不过就四五千。
	
因为,制造业利润薄,只能开得起这么高的工资。
	
况且,技术工种需要熬资历,越老才越值钱,但现代生活压力大,买房结婚生子,这些大头开支反而是在年轻时就产生了。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工厂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那么,年轻人去哪儿了?
	
现在可能还没有完整、准确的调查结果。
	
但有不少的渠道,可以一窥究竟。
	
前些时间,一个外卖平台发布今年上半年报告,旗下骑手总数达295.2万人。
	
其中,主力是90后,几乎占据近半壁江山。
	
骑手中,又有35.2%原来就是产业工人。
	
除了是因为疫情影响,失去原来的工作,还有更多年轻人选择主动退出工厂,来送外卖。
	
工作更自由,不用整天站在流水线旁。
	
而且收入还不低,尽管有疫情影响,但近五成骑手每月收入超过4000块。
	
其实,不只是外卖平台,网约车等互联网新兴行业,都有类似的情况。
	
当然,我们不能去责怪选择跑网约车、送外卖的年轻人,因为他们也是为了一份更好的收入和工作体验。
	
但是,我们要思考的更多。
	
 
	
曾经的一份调研
	
有这样一个说法。
	
现在,大家都知道,特朗普心心念念的事情里,有一件就是把iPhone生产线从中国搬回美国。
	
最高峰时,富士康在大陆有员工超过100万人。
	
这还不包括上下游庞大的“苹果产业链”。
	
如果苹果生产线真搬回美国,将给美国带来海量的就业机会。
	
但其实,特朗普的想法并不新鲜。
	
早在10多年前,奥巴马就亲自拜托乔布斯,问他能不能把iPhone生产线搬回美国。
	
但乔布斯却直接拒绝了奥巴马,告诉奥巴马他的想法根本行不通。
	
不只是因为美国人工贵,更重要的是,美国根本招不到那么多熟练、靠谱的技术工人。
	
但愿这样的窘境,不要出现在中国。
 
 
	
		
	
		
	
- 90后宁愿送外卖,也不进工厂:中国制造怎么办?2020-12-01
 - 蚂蚁事件,传递的信号或许超乎你的想象!2020-12-01
 - 2021年的A股资金面:宽松不再 江水滔滔拍山而去2020-12-01
 - 刘煜辉再发声:股市已进入牛市,美国可能推出“罗斯福”新政?2020-11-30
 - 新华时评:直播带货不能跨越诚信“红线”2020-11-29
 - 天风证券赵晓光:未来科技投资两大主线 移动互联网红利和精准数据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