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这样解读稳经济政策大礼包
来源:一财网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2-06-06

      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6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并要求各部门需要出台配套实施细则的,应于5月底前全部完成。

  一揽子稳经济大盘金融政策出炉后,还将出台哪些助企纾困政策?专项再贷款落地情况如何?内外部因素复杂多变,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怎样影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有何新举措?

  6月2日,央行举行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有关扎实稳住经济的金融政策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宏观审慎局局长李斌回应上述问题。

  一、稳经济还将出台哪些政策?

  潘功胜:一是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流动性的投放力度,保持流动性总量的合理充裕。提早完成全年上缴结存利润。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审慎经营原则,加快已授信贷款的信贷投放,积极挖掘新的项目储备,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二是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包括加大普惠小微贷款的支持力度,增加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暂时遇到困难的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等。

  三是继续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深化LPR改革,发挥好LPR的指导性作用,落实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调整机制,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带动企业贷款利率的稳中有降。

  二、对受困主体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如何调动银行积极性?

  邹澜:在前两年的贷款延期中,银行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与企业共克时艰、实现共赢的意识更强了,为企业办理贷款延期的自觉性、主动性也提高了,这次我们还要求银行提前联系企业,主动对接延期需求,努力做到应延尽延。

  目前约有六成的货车贷款发放主体是汽车集团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这三类非银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但这也可能会对它们造成一定的流动性压力,为解决它们的后顾之忧,央行及时引导三类机构创新推出货运物流主题金融债券,用于向货车车主和相关物流企业提供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接续、新增投放资金的支持,保障它们更好落实政策。

  三、内外部因素影响下,外汇市场运行如何?

  潘功胜:往前看,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与前五个月相比有更加好的基础。首先,从我国经济基本面来看,随着疫情的缓解,中央、地方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的发挥,经济恢复的动能在加快,市场预期在改善。

  从外部环境看,美国4月通胀数据维持高位但涨幅有所放缓,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逐步加重,很多市场机构认为美联储在控制通胀的同时稳经济难度在增加,而且欧元区货币政策紧缩信号增强,使得近期美元汇率有所回落,这也反映了市场对未来预期的变化。另外,随着疫情的缓解和各项稳增长政策的效果显现,国内生产供应优势继续存在,货物贸易有望保持合理顺差规模。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人民币资产投资回报稳定,会继续吸引境外投资者来华投资。

  四、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效果如何?

  王春英:一是丰富人民币对外汇衍生产品类型。二是扩大合作办理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范围,让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中小微在内的企业。三是支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完善银企外汇交易服务平台。当前已有82家银行入驻,方便企业获取最优交易价格。四是降低企业的外汇套保成本。预计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今年将对中小微企业约2.3万亿元外汇套保相关交易免收1100多万元的手续费。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减少外汇套保保证金占用,截至4月末,节约保证金占压大概1亿元。五是开展宣传和培训,引导企业树立风险中性意识。总体看,今年1~4月企业外汇套保规模同比增长48%,“首办户”新增近1万家。

  五、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央行还将推出哪些举措?

  李斌: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强化对外贸外资金融支持力度。将继续以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加快出台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政策,稳步扩大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研究优化人民币结算企业重点监管名单制度;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业务办理流程,为企业提供涵盖人民币贸易融资、结算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助力稳住外贸外资的基本盘。

  据介绍,2022年1到4月,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合计2.2万亿,同比增长26%,在货物贸易本外币跨境收付中的占比达到16%,较去年末提升1.3个百分点。直接投资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合计1.9万亿元,同比增长19%,在直接投资本外币跨境收付中的占比达到66%。5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定值审查,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反映出对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提高的认可,是国际社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

  六、新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如何?

  近年来央行有针对性地创设了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各方面对新创设的这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都十分地关注。今年4月创设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5月创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专门支持公路货物运输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优先支持货车司机的融资需求。

  邹澜:为保障再贷款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人民银行建立了“银行独立放贷、台账管理,央行事后报销、总量限额,相关部门明确用途、随机抽查”的机制。

  专项再贷款政策的支持范围由各部门合作确定,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政策合力。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发放贷款后,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人民银行按照“先贷后借”的模式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并非直接向企业发放贷款。行业主管部门联合金融部门事后随机抽查,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事后跟进,如果发现金融机构贷款超出了支持范围,采取递补差额、收回再贷款等措施,避免银行违规套取再贷款资金。

  七、内外部因素复杂多变,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春英:首先,经常账户和直接投资等基础性顺差仍会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基本盘的作用。一方面,经常账户将保持合理顺差;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中长期保持高质量发展,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外商在华投资收益稳定在较高水平,将继续吸引外商来华投资持续流入。

  其次,我国外债规模合理增长、结构优化,未来稳定性较强。截至2021年末,全口径外债和GDP比值是15%,2014年末上一轮外债去杠杆之前是17%,而且较2020年末也降低了一个百分点;从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来看,中国的相关指标都在国际安全线以内,说明近年来中国外债没有过度积累,增幅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

  近期跨境证券投资的调整,没有改变跨境资金均衡流动总体稳定的格局,也不会改变外资增持人民币资产的长期趋势。人民币资产在很多方面仍具有较强吸引力。

  八、驰援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哪些具体金融举措?

  邹澜:人民银行着眼信贷供需两端,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强与重点项目对接,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建设。具体有三方面举措。

  一是加强银政企对接,梳理重点项目清单,为金融机构发放中长期贷款提供有效需求;二是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的作用,调增政策性开发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加快项目储备,抓好任务分解,强化考核激励,优化贷款流程,提高基础设施领域的贷款投放能力;三是撬动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加大融资支持。发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自身优势,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加大信贷投放。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购买专项债券、PPP模式等,与地方政府、社会资金协力并进,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九、金融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潘功胜:前段时间,受疫情多发散发影响,房地产建筑、营销活动受阻,房地产市场销售、贷款等数据有所下滑。当前,疫情形势正在逐步好转,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房地产市场交易的活跃性上升。近两周,多地房地产市场高频数据已经显现出这一趋势。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按照探索新发展模式的要求,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快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