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股上市热潮中,一批从A股撤回上市申请或未获通过的企业正集体转向港股市场。数据显示,仅6月以来,已有8家撤否IPO企业转战港股,其中5家曾冲刺科创板,生物医药与电子技术企业成为主力军。与此同时,A股科技企业也在加速赴港布局,澜起科技、石头科技等7家企业近期密集更新港股上市进展。这一现象与香港推出的“科企专线”政策红利高度契合,也折射出企业战略布局的深刻变化。
政策红利吸引,港股成战略新选择
今年5月,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联合推出“科企专线”,为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开辟上市快车道,允许保密提交申请。这一政策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更灵活、更具吸引力的上市环境。从转战港股的8家撤否企业来看,其行业分布与政策导向高度一致——生物医药与电子技术企业占比突出,精准承接了“科企专线”释放的制度红利。
募资投向多元,剑指全球与核心竞争力
转战港股的企业在募资规划上展现出清晰的战略意图,核心聚焦于技术迭代、全球拓展与产业链整合。研发攻坚,中慧元通计划将超60%募资投入核心疫苗产品开发及注册;长光辰芯、轩竹生物均重点投向核心产品研发;歌尔微强调迭代全栈技术平台。全球布局,胜软科技明确组建海外销售团队、扩大全球市场;商米科技、潍柴雷沃、长光辰芯均将国际业务拓展列为关键投入方向。并购与产业链延伸,歌尔微、胜软科技等将部分募资预留用于战略性投资或收购,寻求外延式增长机会。市场渗透加码,胜软科技、长光辰芯等计划扩充销售力量,深度绑定市场布局以撬动份额增长。
为何弃A转港?环境与策略的双重驱动
业内人士分析,撤否企业密集“转港”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当前A股上市审核环境存在阶段性收紧趋势,部分企业在A股面临的障碍在港股规则下可能并非核心问题。另一方面,港股市场持续优化上市机制,展现出更强的包容性与明确的接纳姿态。企业公告普遍提及“基于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及公司业务发展综合考虑”,而转战港股后,其募资规划鲜明地体现了利用港股平台加速技术升级、开拓国际市场、并借助资本进行战略整合的深层意图。
储备力量雄厚,港股上市进程提速
港股市场的吸引力不仅体现在已行动的企业上,其储备库同样力量惊人。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以最新公告日计,共有234家企业正在港股排队等待上市,科技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年内已有196家企业进入聆讯环节,上市节奏明显加快。
当A股阶段性收紧与港股政策红利形成鲜明对比,一场资本的“南向迁徙”已然开启。无论是撤回IPO的企业还是已上市科技公司,都在用脚投票选择港股作为融资与国际化跳板。从生物医药的研发攻坚到电子技术的全球布局,从销售团队的跨境组建到产业链的战略并购,企业正借力港股市场实现从技术到市场的全面跃升。234家企业的排队等待,更预示着这场资本流动远未到达终点——港股市场正成为全球科技企业竞相角逐的新舞台。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撤否企业“转港”潮涌,港股成A股科技企业新热土2025-07-29
- 本周三只新股申购!广东建科创创业板年内最大发行量2025-07-28
- 德力佳、长江能科等4家公司IPO即将上会2025-07-25
- 优化板块 缩减募资 40多家公司改道再战IPO2025-07-23
- 半导体材料龙头领衔,三省资本市场添新兵2025-07-22
- 上半年净利预增超30% 消费电子领域细分“小巨人”今日申购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