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美妆行业迎来一波IPO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家美妆产业链企业启动上市进程,覆盖品牌商、原料商、电商服务商、医美企业等全产业链环节。其中3家企业已成功上市,其余均处于辅导或审核阶段,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从上市目的地的选择来看,港股成为众多美妆企业的首选,亦有部分公司冲刺A股及美股市场。行业分析指出,产业成熟、企业成长和政策支持三大因素共同推动了本轮美妆企业上市热潮。
品牌商领跑,全产业链企业踊跃参与
自“国货彩妆第一股”毛戈平于去年末登陆港股后,美妆行业涌现出更多拟上市企业。植物医生、谷雨、林清轩等知名国货品牌相继启动IPO进程,显示出行业加速资本化的明显趋势。
今年6月,植物医生申请深市主板IPO获受理,拟募资9.98亿元。据其招股书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1.56亿元,净利润2.42亿元。同样计划在A股上市的谷雨生物也已完成辅导备案,据悉其2024年营收规模约达40亿元。
除品牌商外,产业链其他环节企业也在积极谋求上市。化妆品原料商、包材商、生物科技企业等纷纷加入IPO队列。例如禾元生物,作为一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未盈利企业,其产品线中美妆原料业务占比较高,目前IPO注册已生效,拟募资24亿元。
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则更多选择北交所。维琪科技、江天科技等均已启动北交所上市程序。
港股热度显著提升,多家企业转道香港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正成为美妆企业上市的热门选择。今年以来,已有颖通控股成功在港上市,成为“中国香水第一股”,而毛戈平 earlier 的成功案例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
据统计,上半年已有6家美妆产业链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其中包括从A股转道的凯诘电商,以及德镁医药、东方妍美、极易科技、林清轩等企业。
一些已登陆A股的上市公司也开始筹划“A+H”双平台上市。珀莱雅于8月底公告启动H股上市筹备工作,公司表示此举意在加快国际化战略、增强境外融资能力。若羽臣也在8月初宣布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赴港上市。
三大动因推动上市热潮
行业专家指出,当前美妆企业集中冲刺IPO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推动。
产业层面,国产化妆品替代进程加速,本土企业市占率不断提升,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中信证券美妆与商业联席首席分析师杜一帆表示,供给端上游生物材料企业提供更高品质、更低成本的原料,需求端消费者对国货信心增强,注重功效与性价比,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企业层面,已上市美妆公司表现出较强的示范效应。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1家重点美妆上市公司合计营收增速达7.3%,头部企业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激发了更多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意愿。
政策层面,港交所推行系列制度改革,积极拥抱新经济和新消费企业,为美妆公司上市提供了更加包容的环境。同时,境内监管部门也推出支持企业赴港上市的政策,进一步畅通了融资渠道。
展望未来,随着消费复苏和港股市场情绪修复,美妆行业有望持续迎来上市与融资的重要窗口期。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美妆产业迎上市潮:超30家公司备战IPO 港股成热门选择2025-09-17
- 今日可申购两只新股:创业板建发致新与北交所锦华新材2025-09-16
- 本周三家IPO企业上会2025-09-15
- 科创板六年汇聚58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9万亿元,持续激活新质生产力2025-09-12
- 昊创瑞通启动创业板申购:智能配电领域领军者,产品质量管控受关注2025-09-11
- 同仁堂医养赴港IPO获备案,“同仁堂系”将迎第四家上市公司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