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新动作!高瓴推种子基金 三年要投100家
来源:财联社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2-09-28

高瓴种子基金来了!9月28日,高瓴宣布正式推出“Aseed+”种子计划,单独设立种子投资序列。

顾名思义,“Aseed”是一颗种子的意思,而“+”则是包罗万象,从种子开始生长为绿洲,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展。

在高瓴的“Aseed+”计划中,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碳中和等是重点捕网的行业,**并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100家左右的种子期企业。

高瓴创始人张磊表示,今天的早期投资,已经完成从发现价值阶段到“发现+创造价值”阶段的转变。投资机构需要真正走到技术和产业的创新一线,与优秀的创业者一起繁荣创新生态、释放创新的价值。

自此,高瓴VC板块又“向前”迈进一步。

高瓴“往前走”

2022年,一级市场的玩法正在发生转变。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 近一段时间,早期企业在种子、天使轮阶段的融资事件数目最多,过去长期居第一位的A轮融资则排在了第二位。

作为中国投资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高瓴自然洞悉到这一点:他们沿袭早期基因,通过种子计划寻找“经过历练、挑战门槛”的创业者。

领衔此次“Aseed+”种子计划的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表示:“我们希望找到一些有历练的创业者,同时有激情和实力,有产业积累,去挑战很高的科技和工程门槛。”

他们身上都有相同的特质:一定是技术的引领者,而不是追随者;是某个方向的预言家,能看到未来五年十年的一个巨大变化;是起于行伍,兴于乡野的实干家,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基于这一逻辑,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碳中和等5大领域浮出水面。而这些领域正需要“知识”+“经验”来解决行业痛点,推进产业发展效率。

在“往前走”的这一过程中,高瓴的志向是要成为他们的同行伙伴,从0到1一起跨越。“我们发起‘Aseed+’高瓴种子计划的初衷,就是希望与众多合作伙伴一起,以‘共创’的方式,努力为早期创业者提供专业、系统的服务,帮助更多‘种子’绽放更大可能。” 高瓴创始人张磊表示。

早期基因早已存在

高瓴投早期并不是“心血来潮”。高瓴提供的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投资的种子轮企业已超过100家。

除了国内优秀创业者,更不乏来自欧洲、北美、东南亚地区的创业企业。其中多家都已经成长为全球行业独角兽。百济神州、地平线、思灵机器人、蔚来、元象科技、Neumora、MOODY、Little Freddie等,更广为人知。

从PE到VC再到种子,高瓴正沿袭既往的研究驱动基因,通过对技术、行业、产业的结构性变化追踪,寻找细分领域具有深刻洞察的创业者,实现“Aseed+”种子业务的发芽。

对种子这一概念,李良体会颇深。其曾回忆:“在高瓴成立的第二年,我们就投资了一家种子企业。当时张磊带我们去调研,人家椅子都不够坐,而那时高瓴也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种子企业。”

但这家企业后来快速发展,让高瓴团队认知到,一旦找到有实力的种子,爆发出的力量是惊人的。

以既往被投种子企业为例,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在创业前已经是行业资深专家,但刚离开大厂创业时,很多投资人无法理解其技术路线,认为他“要做的事情太难”。而高瓴不仅成为其最早期的坚定支持者,更是在后续轮次融资、国际化布局等层面,给予直接帮助。

截至目前,地平线已累计融资超34亿美元,已有不少车企的旗下车型采用了地平线的芯片。

2021年成立的江苏青昀新材料,创始人也有过两次创业经验,是经历过数次行业周期的制造业“老兵”。高瓴看中创始人的产业经验,以及其开发出的闪蒸布独特工艺材料,于是在首轮融资中即果断下场投资,成功牵手。

值得一提的是,高瓴投资的种子企业中,科技企业占比83.6%。2022年以来,高瓴在种子投资上也出手频繁,共投资了20家企业。

从规模上来看,高瓴对“种子”的定义也非常接近典型天使投资的范畴:单笔规模一般在200~300万美元、或1000~2000万人民币,但不会设置固定的投资上限。

参考此前红杉、源码的种子业务,并设立独立品牌,高瓴也将专门组建专业团队,打通投前、投资、投后各个环节,实现创业孵化、市场验证、创业加速、产业对接、后续轮次融资等一体化服务,为初创企业提供针对性支持。

李良说:“Aseed+高瓴种子计划,正是利用与创业者共同创造价值过程中积累的创业规律、行业经验、产业资源,在不确定性中寻求一些确定性,与创业者一起更早启航。”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