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机器人启动科创板IPO辅导,开盘股价飙升30%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赵青 2025-07-31

7月30日,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35015)正式在四川证监局完成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华安证券。该消息一经披露,市场反应立竿见影。

7月31日开盘,川机器人股价跳空高开,涨幅一度达到29.63%,截至发稿时股价上涨19.54%,总市值攀升至9.04亿元。


上市计划及最新进展

川机器人科创板IPO计划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公司已于7月30日获得四川证监局辅导备案受理,标志着上市进程的实质性启动。

此次上市辅导的关键时间节点密集:7月25日,川机器人与华安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7月28日,公司向四川证监局提交辅导备案材料;7月30日,备案材料正式获得监管部门受理。

根据公告内容,公司已开始进入辅导期,由华安证券提供专业上市辅导服务。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川机器人正在加速推进资本市场进阶之路。

股权结构:无控股股东,实控人联合一致行动人

川机器人的股权架构呈现出相对分散但行动一致的特征。公司不存在单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权由创始人胡天链掌握。

胡天链联合吴健、陈刚、唐皇、蒋明、罗乾又、岳志斌、宋治慧、田荣、颜进共十人组成一致行动人团队,合计持股48.53%。这种股权结构既保证了创始团队的控制力,又为公司治理留下了灵活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胡天链作为西南科技大学校友,自2012年创办企业以来,已带领公司走过13年创业历程。

公司背景与业务布局

川机器人创立于2012年,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是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业务聚焦于机器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制造,产品线覆盖谐波减速机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协作机器人、复合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整机产品。

面向未来,川机器人已规划清晰的产品战略:构建以人形机器人为主导,谐波减速机为支撑,复合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一体化关节、纳米耐磨轴承强化技术为新增长点的产品矩阵。

这一布局顺应了全球机器人行业智能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

财务状况与上市风险

川机器人在财务表现上呈现出“营收增长快但尚未盈利”的特点。

2023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139.26万元、2991万元,同比增长39.81%;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分别为负值,2024年亏损1427万元,但同比减亏23.95%。

公司坦承目前存在明显上市风险:截至7月30日,公司总市值7.56亿元,最近一年营收不足3000万元,且净利润持续为负,尚未满足科创板上市的财务及市值标准

在公告中,公司特别提示投资者关注“可能无法在科创板上市的风险”。

产品与技术实力

在核心产品方面,川机器人已建立市场竞争力。公司谐波减速机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五名

2020-2024年间,谐波减速机出货量从19962台增长至55723台,年复合增长率达29%,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拓展能力。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推出Tina人形机器人产品,身高1.6米,具备71个自由度,主要应用于智慧小区、智慧安防、展厅导览等场景。

同时,公司还开发了多款协作机器人和复合机器人产品,为工业自动化提供解决方案。

 市场反应及前景展望

资本市场对川机器人的上市计划反应积极。7月31日开盘股价大涨30%,市值单日显著提升,反映出投资者对公司科创板上市前景的看好。

公司所处的机器人行业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利好。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融合推动下,“机器人+”大时代正在到来。

川机器人如能成功登陆科创板,将成为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资本市场对川机器人的科创板征程投下了信心票。7月31日,该公司股价大幅上涨,总市值一度突破9亿元。

这家机器人企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节点:2020至2024年间,其核心产品谐波减速机出货量从不足2万台增至5.5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29%。

随着“机器人+”时代到来,川机器人能否在资本市场加持下实现技术突破与商业成功,业界将持续关注。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