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学前教育释放“幼有所育”新利好
来源:新华社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5-08-29
8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免费学前教育释放“幼有所育”新利好》的评论。
今年秋季开学,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在读大班幼儿都能减免保育教育费。经测算,这一举措预计将惠及约1200万人,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就有望减少家庭支出约200亿元。
这一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免保教费的惠民新政,标志着免费学前教育迈出关键一步。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推行。从部署到落地,速度之快、力度之大超出预期。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提升学前教育普及能力,扩充优质普惠资源,持续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等痛点,建成了覆盖城乡、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从普及普惠迈向逐步免费,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不仅为家庭养育成本做了“减法”,更是对教育公平做了“加法”,对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多学科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效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低收入家庭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儿童尤其能从中获益,保障了困难家庭的早期教育机会,使他们能平等开启学业生涯,提高了儿童整体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公平。
此前,我国一些地区率先探索免费学前教育,已显现成效。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通过建普惠性幼儿园点、减免保教费,基本实现适龄学前儿童“应读尽读”,儿童养成讲卫生、懂礼貌、爱学习的好习惯。进入小学后,儿童普通话合格率和学习成绩明显提升,解决了学生因听不懂普通话导致的学习跟不上、厌学辍学问题。当地干部、教育工作者切身感受到免费学前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基础。
从部分地区试点免费学前教育到全国有序铺开,实施免费学前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需因地制宜、稳妥有序推进。根据《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按照强化普及普惠、稳妥有序推进、加大政府投入、经费合理分担的原则,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在财政资金保障方面,免除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中央财政拿大头,对中西部地区也给予政策倾斜。
把好事办好的关键是落实。各级政府要尽快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在执行中确保政策不走样、红利不打折、管好钱袋子。通过精细化监管杜绝挪用风险,及时足额将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到幼儿园,特别是加大对边远、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投入力度,让教育“起点公平”的阳光照进每个孩子的童年。
守牢安全底线、质量生命线,免费教育才有价值。在资源布局上,要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机制,从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办学条件设施等方面提高办园质量,满足群众对“上好园”“幼有优育”的深切期盼,为孩子们铺就一条通向优质发展的成长道路。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 免费学前教育释放“幼有所育”新利好2025-08-29
- 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观察2025-08-26
- 聚焦基础教育数字化变革2025-08-22
- 教育综合改革构建铸魂育人新格局2025-08-21
- 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开幕2025-08-19
- 300分也能上“本科”?2025-08-18
- 下一篇: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观察
猜你喜欢
- 最新推荐
智慧观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