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赵青团队 2025-10-23

“十四五”以来,我国紧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在数字技术攻关、基础设施构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等方面取得系列成就,数字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正逐步转化为生动现实。

 

核心技术攻坚,铸就自立自强新引擎

 

关键数字技术领域接连实现突破,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在处理特定问题上的速度较最快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创下超导量子计算优越性新纪录。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标志着我国在该前沿领域跻身全球先进行列。

 

操作系统与集成电路等“卡脖子”环节攻关成效显著。国内首个基于Linux 6.6内核的商业版本操作系统银河麒麟V11发布,推动国产操作系统在安全、智能、易用性方面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指出,经过持续努力,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缺芯少魂”问题正逐步缓解。

 

人工智能技术呈现爆发式增长。据《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在当年全球新公开的4.5万件生成式AI专利中,中国贡献2.7万件,数量位居世界首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表示,我国人工智能正实现从感知到认知、从专用向通用的跨越,形成覆盖基础层至应用层的完整产业生态。

 

设施能级跃升,打通高质量发展大动脉

 

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十四五”规划中5G与千兆光网建设目标已提前达成,实现“县县千兆、乡乡5G、超九成行政村通5G”。截至20256月,5G基站数较2020年增长5倍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规模增长34倍至2.26亿户。

 

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持续优化。“东数西算”工程深入推进,全国新增算力超六成集中于八大国家枢纽节点。截至2024年底,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超900万,总算力规模达280EFLOPS,位居全球前列。

 

融合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武汉汉南通用航空机场,5G-A通感一体基站通过技术融合,为低空飞行器提供精准可靠的通信感知服务,推动“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演进。

 

数据要素驱动,开辟经济增长新蓝海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发展新动能。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达10%。软件业务收入较“十三五”末增长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幅超70%

 

产业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全国已建成超万家智能工厂,覆盖八成以上制造业大类。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成为消费新热点。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实现倍增。

 

国家数据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数据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多元市场主体,为塑造新发展优势提供坚实支撑。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数字技术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