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驶入快车道:政策资本双驱动 一月内三企启动IPO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赵青 2025-08-21

近期,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在行业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商业航天企业正积极抢抓战略机遇,加速拥抱资本市场。仅近一个月内,就有三家商业航天民营企业相继启动IPO进程,展现出行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政策暖风频吹 企业加速资本布局

商业航天企业冲刺资本市场与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6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明确将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纳入支持范围。

在此政策东风下,商业航天企业加速资本布局。据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7月29日,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在科创板上市。8月1日,江苏屹信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8月12日,中科宇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广东证监局进行了IPO辅导备案。

资本赋能产业 突破发展瓶颈

东源投资首席分析师刘祥东对记者表示:“商业航天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是产业迈向成熟的关键一步。”他指出,IPO不仅能为企业注入巨额权益资本,满足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人才吸引对资金的长期需求,还能通过上市过程推动企业规范治理、提升透明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商业航天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仅依靠前期融资难以支撑企业长期发展。IPO能够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同时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企业长远发展铺平道路。

多层次政策支持 产业生态日趋成熟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7月份,国家航天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航天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完善商业航天项目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机制。同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到,支持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地方层面也积极响应。7月3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8年)》,支持企业在粤发展卫星网络、星座建设。

在陈雳看来,尽管当前我国商业航天发展面临核心部件国产化等挑战,但整体将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性领先,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刘祥东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商业航天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政策驱动明确,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爆发形成双轮驱动,可回收火箭、卫星批产等技术不断突破,同时催生了遥感数据、太空旅游等巨大市场潜力。此外,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生态日趋成熟,“国家队”与民营企业形成互补协同,全产业链成本持续下降,商业化闭环加速形成,正推动整个产业进入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展望未来,资本市场还可通过深化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并购重组机制、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等举措,进一步支持商业航天行业发展,陪伴企业茁壮成长。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