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四批总额690亿元的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在国庆中秋假期前下达各地。这笔资金的注入,为假期的消费市场添了一把火。
多重优惠叠加,激发居民消费热情
此次“以旧换新”政策的一大亮点,是形成了“国补+地补+企业优惠”的复合优惠体系。
多地推出配套措施:例如,湖北省在国家的购车补贴基础上,整合推出了包含地方购新补贴、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等多重优惠的“组合拳”,总规模超过1亿元,有效激发了汽车换新需求。
在北京、安徽等地的实体卖场,这种“补贴+折扣+优惠”的复合模式,显著降低了消费者的换新门槛,推动了智能、绿色产品加速进入普通家庭。
创新消费场景,政策落地更便捷
除了直接的补贴,各地还积极探索和创新“以旧换新”的落地模式与场景,让政策更贴近百姓。
江苏泰州将“消费大集市”搬进假期生活,并创新地实现了“以旧换新”政策现场落地,消费者在逛集市的同时,就能一站式完成补贴申领。
山东济南则将居家适老化改造纳入“国补”支持范围,免费的适老化改造方案和便携的适老产品深受老年群体青睐。这显示出政策的覆盖范围正在不断拓展和细化。
政策效果显著,资金支持规模空前
“以旧换新”作为一项重要的促消费政策,其整体资金支持力度空前。
数据显示,今年国家已累计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以旧换新补贴,并且目前资金已经全部下达。
政策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根据报道,1—8月全国共有3.3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
媒体视角下的财经新闻感知
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财经新闻的报道方式也在不断演进,力求让专业、理性的经济数据变得更易感知。
从“理性”到“感性”的转变:一些媒体在报道财经新闻时,会采用快闪、视频、图表等数据可视化的技术,使原本生硬的经济数据变得生动、形象,改善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数据的形象化解读:优秀的财经报道善于对数据进行形象化处理。例如,在说明铁路里程时,将其平均到每个中国人头上的长度与一根香烟进行类比,让抽象的数字瞬间变得可感可知。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以旧换新”点燃国庆消费市场2025-10-05
- 发改委强调“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2025-09-30
- 央行货币政策例会强调"抓落实"2025-09-29
- 前8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0.9%2025-09-28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在沪启动2025-09-26
- 央行MLF连续第七个月加量续作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