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聚焦高质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旨在推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当前,城市更新已被提升至更为突出的战略位置,被视为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路径。
城市更新:系统性战略与年度进展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今年以来,相关工作在体制机制完善与人居环境改善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正式发布,为城市更新的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明确了方向。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凸显了其在当前城市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政策层面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坚实支撑,中央的定调不仅提升了城市更新的战略高度,也引导各地将其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方向。
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城市体检与老旧小区改造成效显著
开展城市体检评估、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关键任务在全国范围内稳步落实。据住建部数据,目前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152个县级市已全面启动城市体检工作,今年累计完成了对300多万栋住宅、约18万个小区、3万多个社区及3800多个街区的系统评估,形成了问题与整治建议清单,为城市更新奠定了扎实的数据基础。
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方面,进展同样迅速。2025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此类小区2.5万个,而今年前9个月已开工2.43万个,显示出较强的推进力度。
挑战与应对:资金、参与度与机制待完善
尽管成果显著,城市更新在实践中仍面临多重挑战。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分析认为,当前主要困难包括资金缺口较大、居民参与积极性有待提升、政策落地存在障碍以及专业人才不足等。应对这些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机制、简化流程并加强跨部门协同。
政策深化:四大着力点与资金保障
本次推进会明确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重点在规划、资金、运营、治理四个方面深化发力。在资金支持方面,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财政和金融工具正持续加大对城市更新的倾斜力度。
财政部于今年6月公示了《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评选结果》,确定了包括北京、天津、唐山在内的20个拟支持城市。这是继2024年支持沈阳、上海、南京等15个城市后,中央财政的又一有力举措。推进会特别强调,获得支持的35个城市应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并建立健全包括房屋安全体检、安全管理资金、质量安全保险在内的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规划引领与技术创新:一体化机制与智慧赋能
以城市体检结果为依据,科学制定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是保障工作有效推进的重要支撑。推进会要求,要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完善“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并确保各级规划有效衔接。
部分城市已在探索创新工作方法。例如,福州市建立了差异化的专项体检机制,并坚持每年开展社区专项体检,精准识别在停车、充电、托幼等方面的短板,为完整社区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严跃进建议,各地应树立城市体检的常态化思维,积极运用无人机、数智化等新技术,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张波补充指出,高质量的城市更新应实现从追求速度到注重品质的转变,从“大拆大建”转向“留改拆”并举的有机更新模式,并更加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绿色低碳标准的落实。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构建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025-11-25
- 贸易保护主义系统性抬头2025-11-24
- 10月消费市场平稳增长2025-11-21
- 工业机器人跑出“中国速度”2025-11-20
- 我国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2025-11-19
- 中国充电设施建设迈向“量质并重”新阶段2025-11-19
- 下一篇:贸易保护主义系统性抬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