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成为企业上市的热门选择。截至11月3日,港股IPO融资总额达2164.7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3.5%;上市企业数量达81家,同比增长50%。从地区分布看,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企业表现尤为活跃。
政策支持推动上市热潮
在政策支持和资金面回暖的背景下,港交所通过科企专线、18A、18C等改革举措,为新兴产业构建了多层次的支持体系。医疗健康、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港股IPO的绝对主力。
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药品及生物科技板块上市企业数量达17家,募资总额242.29亿港元。其中,恒瑞医药、劲方医药-B、聚水潭、映恩生物-B等企业募资额均超18亿港元。此外,今年前10个月,共有58家医药企业递表港股IPO,数量创5年来新高,其中近七成企业专注于抗癌及自身免疫疾病等前沿领域。
工业工程和软件服务领域同样表现突出。工业工程领域共有11家企业上市,募资总额达779.2亿港元,其中三一重工港股IPO募资额超百亿港元;软件服务领域有7家企业上市,募资总额120.32亿港元,禾赛-W、剑桥科技等企业募资额均超40亿港元。
地区分布:沪粤苏浙领跑
从省份分布看,上海以14家企业港股上市位居榜首,广东以12家紧随其后,江苏和浙江各有10家,并列第三。福建则以6家企业上市位列其后。
从城市分布看,上海以14家企业上市领先,北京和深圳各有9家企业上市,并列第二,杭州则以5家企业上市位列第三。
上海上市企业覆盖硬科技、消费升级、智能网联等多个领域,包括剑桥科技、博泰车联、禾赛-W、沪上阿姨等。深圳上市企业则集中在高端制造与智能终端领域,如物联网模组企业广和通、电机驱动控制芯片企业峰岹科技等。
地方政策助力企业“出海”
多地政府通过上市培育、财政补贴、跨境金融服务等举措,为企业赴港上市提供支持。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资本金融系教授胡继晔表示,地方政策通过降低合规成本、融资成本和时间成本,有效推动了企业赴港上市。
例如,成都推出“蓉企出海通”品牌活动,组织港交所、券商、律所等机构为企业提供集中答疑服务;深圳建立了“孵化—成长—资金—服务”全链条机制,支持企业从改制、辅导到上市后再融资的全过程。
随着港股市场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和地方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更多新兴产业企业有望选择港股作为融资平台,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全球融资中心的地位。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港股IPO市场活跃:前十月募资额超2164亿港元,新兴产业成主力2025-11-05
- 本周A股5家企业迎IPO大考 陕旅拟募资15.55亿元领跑2025-11-03
- 江西红板科技IPO隐忧:业绩波动与毛利率异动背后暗藏多重风险2025-10-30
- 科创成长层迎首批新上市企业2025-10-28
- 上周新股涨幅高达263%,本周3只新股可申购2025-10-27
-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试点差异化配售:A类机构获配比例达B类10倍以上2025-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