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迎来IPO高光时刻,全球集资榜首的荣耀背后是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重新定价。
港交所再度成为全球瞩目的资本聚集地。2025年前三季度,香港新股市场以1862亿港元的募资额重登全球首位,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激增近230%。
市场的火热在9月达到一个小高潮:单月10只新股上市,募资总额516.41亿港元,环比增长787%。
截至10月13日,港交所IPO排队企业数量已达283家,其中11家已通过聆讯,预示着今年最后几个月的新股发行节奏将进一步加快。
前三季成绩单:港股IPO全球称冠
德勤中国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港交所以1823亿港元的融资额位居全球交易所首位,大幅超过第二名纽约证券交易所的1256亿港元。
今年港股IPO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量价齐升”态势。
前三季度港股市场共迎来66只新股上市,较去年同期的45只增长47%;而融资总额的增幅则高达228%。
大型项目密集上市是推动募资额暴涨的关键因素。年内有6只超大型新股(募资额超过10亿美元)贡献了约六成的总融资额。
宁德时代以410亿港元的IPO规模成为今年的“募资王”,刚刚于9月30日上市的紫金黄金国际以287.32亿港元的募资额紧随其后。
9月上市潮:黄金、汽车领风骚
9月份,港交所迎来了10只新股上市,合计募资516.41亿港元,环比增长787%。
紫金黄金国际作为本月募资额最大的新股,主要从事黄金的勘查、开采、选矿、冶炼、精炼及销售。
该公司于9月30日上市,发行价格为71.59港元/股,募资规模达287.32亿港元。上市当日,公司股价最高达到123港元/股,最终收涨68.46%。
奇瑞汽车以91.45亿港元的募资规模紧随其后。作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龙头企业,奇瑞汽车海外营收在总收入中占比较大,2024年这一比例达37.4%。
此外,禾赛-W、奥克斯电气募资均超过40亿港元。
在股价表现方面,西普尼成为9月最亮眼的新股。这家主营贵金属手表及黄金饰品的企业,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超250%,是9月新股中首发当日涨幅最大的股票。
上市后备军:行业分布多元
截至10月13日,港交所的IPO排队企业总数达283家,其中主板275家,创业板8家。
按审核进度划分,已刊登申请版本的企业有272家,11家企业已通过聆讯。
在这些排队企业中,海西新药、云迹、轩竹生物等预计在10月上市。
海西新药已于10月9日开始全球发售,每股发售价格区间为69.88至86.4港元,计划于10月17日上市。
从行业分布看,今年递表的公司中,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工业、可选消费等行业占比较高。
具体来看,108家信息技术类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占比达到40.15%;49家医疗保健类公司递交了招股书,占比18.22%。
A股公司赴港热:超过去十年总和
2025年以来,83家A股上市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一数字已超过过去10年的总和。
截至9月25日,年内已有11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首发募资约916.89亿港元,占年內总募资额的六成。
其中,宁德时代、三花智控等企业的基石投资者分别高达23家、17家,外资机构、上市公司、头部创投均参与其中。
港交所8月份为A股公司赴港上市提供阶梯式弹性门槛,将初始公众持股量门槛从原来的15%降至10%,或初始公众持股市值达到30亿港元,持续增强对优质A股公司的吸引力。
市场动能:政策与资金双轮驱动
港股IPO市场的活跃得益于政策与资金的双重驱动。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表示,美国降息预期推动国际资金东移至亚洲高增长企业,加上内地政策推动许多龙头企业来港上市,港股上市审批流程优化,市场流动性大幅增加。
港交所今年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5月份推出的“科企”专线,允许科技企业保密递交,并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
8月份,港交所再次优化IPO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进一步吸引国际发行人和投资者。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2025年出现“赴港上市潮”是政策、市场与企业需求三方共振的结果。
在政策鼓励、制度便利化与全球化需求三重驱动下,本轮赴港上市潮“有基本面也有情绪面”,2025全年及2026上半年预计维持高节奏。
投资热情:散户积极参与
香港新股市场的散户投资者参与热情同样高涨。
截至10月13日,正在认购的云迹科技已录得超额认购3124倍的火爆场面;海西新药也获得了131倍的超额认购。
四环医药旗下生物制药公司轩竹生物的公开发售部分,更是获得了券商借出3093.9亿元孖展资金,超额认购3960倍。
市场表现方面,自8月4日港股IPO定价机制正式实施以来,所有采纳机制B(公开认购下限为10%)分配方式的新股,上市首日全部收涨。
例如,银诺医药上市首日涨幅达206.48%,劲方医药上市首日涨幅为106.47%。
港交所的上市改革效应正在持续释放。8月份推出的“科企专线”和IPO定价机制优化,正吸引更多科技公司和国际企业递交申请。
截至9月23日,港交所处理中的上市申请约230宗,其中预计至少有5宗募资额超过10亿美元的超大型IPO。
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更多国际资金预计将流入港股市场。
有分析师指出,在政策鼓励、制度便利化与全球化需求三重驱动下,本轮赴港上市潮“有基本面也有情绪面”,这股热潮很可能延续至2026年上半年。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港股IPO市场火爆:前三季募资全球称冠,283家企业排队上市2025-10-15
- 优迅芯片IPO隐忧:控制权、毛利率与研发投入的三重挑战2025-10-14
- 昂瑞微IPO闯关:13亿亏损与73%客户流失背后的生存赌局2025-10-14
- 品牌价值超850亿,马可波罗今日申购引领建陶板块关注2025-10-13
- 中欣晶圆重启IPO:转战北交所,开启全新资本征程2025-10-11
- 奥美森今日登陆北交所 智能装备制造商受关注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