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科技属性进一步凸显,科技企业上市及筹备IPO步伐加快。业内专家指出,科技企业积极登陆资本市场,不仅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提升市场活力与质量,还将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科技企业上市梯队加速形成
A股市场近期迎来多家硬核科技企业。11月24日,被誉为“国产GPU第一股”的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开启申购;11月21日,易思维科技科创板IPO成功过会。此外,宁波健信超导、沐曦集成电路等企业的IPO注册也相继获批,显示出一批专注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企业正加速登陆资本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年内共有96家公司登陆A股。其中,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三大聚焦科技创新的板块共发行新股64只,募集资金总额超过562亿元。从行业分布看,新上市企业精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影石创新、思看科技等细分领域领军企业纷纷亮相。
港股市场同样成为科技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11月6日,宁波均胜电子成功在港交所上市;随后,卡诺普机器人、诺比侃人工智能、领益智造等企业于11月中下旬密集递交招股书,展现出科技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情。
上市筹备工作稳步推进
未上市科技龙头企业也在积极推进上市进程。以宇树科技为例,该公司自今年7月启动上市辅导以来,目前已进入辅导验收阶段。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中信证券已发布其上市辅导完成报告,企业拟申请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科技领军企业的成功上市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将激励更多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寻求发展。上市企业通过融资实现技术突破后,其辐射效应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良性循环。
政策体系持续赋能科技创新
科技企业上市热潮的背后,是政策体系的持续赋能和制度创新的有力支撑。针对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等特点,中央和地方层面密集出台专项政策,推动上市评价标准从“利润导向”向“技术导向”转变,为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在A股市场,证监会近期陆续推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等政策文件,构建起与科技创新全链条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港股市场也推出“科企专线”服务,为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提供更便捷的通道。
地方层面同样积极发力。浙江省科学技术厅7月份就相关政策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提出“加快科技企业挂牌上市”,并设定了到2027年新增科技领域上市企业占比达80%以上的发展目标。
业内观察人士认为,中央与地方的协同施策,有助于科技企业更早获得资本市场支持,推动市场关注点从“规模扩张”转向“硬核创新与产业升级”,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资本市场科技属性持续增强2025-11-26
- 科创板年内12家公司上市募资257亿元2025-11-25
- 科创板IPO审核提速 硬科技企业上市跑出“加速度”2025-11-24
- 核电粮仓登陆A股!2025-11-21
- 两只科创板新股即将启动发行2025-11-20
- 本周新股市场聚焦“铀业第一股”2025-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