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塑股份创业板IPO获受理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赵青 2025-09-28

新材料领域“小巨人”冲击资本市场,改性工程塑料下游需求持续扩容。

 

深交所官网近日披露,广东中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塑股份”)创业板IPO获得受理。据招股书显示,中塑股份本次拟募集资金约6.45亿元,将用于高性能工程材料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江西生产基地扩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这家位于广东的改性工程塑料生产企业正式迈向资本市场。中塑股份主营业务为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储能、汽车、家居家电等多个领域。

 

业务布局:新材料领域的“小巨人”

 

中塑股份在国家新材料产业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公司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也是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和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改性工程塑料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材料,在多个领域逐步替代传统金属和木质材料。中塑股份核心产品包括改性PCPC/ABSPAPPA等多种高性能工程材料。

 

针对市场需求,公司还开发了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材料,如可激光直接成型材料、纳米注塑专用工程材料、超耐高温特种尼龙材料等,满足电子产品对材料电气互联、低介电、耐高温等特定需求。

 

应用领域:覆盖多元高端市场

 

中塑股份的产品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消费电子领域,其材料用于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蓝牙音箱等终端产品。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塑股份的产品也进入储能领域,应用于储能电源等设备。在汽车领域,公司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零部件。

 

电子电器、家电和汽车工业是改性工程塑料应用的三大主要领域。据统计,2023年我国消费电子及其他电子电器领域改性工程塑料应用占比合计28%,家电领域占比27%,汽车领域占比20%

 

这一多元化的市场布局降低了中塑股份对单一行业的依赖风险,也为公司带来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财务表现:稳步增长趋势明显

 

中塑股份近年来业绩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公开财务数据,2022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从4.93亿元增长至7亿元,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净利润方面,公司从2022年的5171.16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亿元,三年内净利润接近翻倍,显示出良好的盈利能力。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净利润2570.28万元。此外,根据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73亿元,净利润591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93%3.04%

 

这一稳健的业绩增长为公司的IPO申请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反映出改性工程塑料市场的持续需求。

 

募资用途:扩大产能与强化研发双轮驱动

 

本次IPO募资计划中,中塑股份拟投入约6.45亿元,用于四大项目。

 

高性能工程材料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和江西中塑生产基地扩建两个产能相关项目是资金投入的重点。这表明公司面对市场需求增长,正积极扩大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公司计划投资建设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化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技术水平。部分募集资金还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优化公司财务结构。

 

根据发行计划,中塑股份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233.29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25%,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

 

行业前景:改性塑料需求持续增长

 

全球改性工程塑料市场需求保持稳步增长。2023年,全球改性工程塑料市场规模达471.01亿美元,同比增长3.34%

 

随着5G、物联网、新能源等新技术的发展,对高性能工程塑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智能穿戴等领域,新材料应用空间广阔。

 

中塑股份在通过IPO募资扩大产能的同时,也在积极布局未来技术竞争。公司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将增强其在特种功能材料领域的研发实力。

 

全球改性工程塑料市场已达471亿美元规模,中塑股份作为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扩大产能。

 

中塑股份的IPO申请只是一个起点。随着上市进程推进,资本市场将检验这家新材料企业的真正成色。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